江西豐城市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保障機制
江西豐城市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名單、因超齡退出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名單與今年和往年高考考生及高考成績進行比對,并將比對結果分發屬地鄉鎮(街道)核實。經過核實,掌握全市共有在讀的中職、本(專)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7名,在讀高三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5名。通過開展“黨心伴童行”入戶走訪活動,了解到孩子年滿18周歲將停發基本生活補貼,上大學要自籌學費,經濟壓力較大,是家庭普遍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及資金需求進行大數據分析,全市808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中,有748人屬于城鄉低保等困難家庭兒童,占比92.6%;參加高考人數逐年遞增,近3年內參加高考的人數將達到174人,約占全市總數的20%。
突出“盡力而為”建制度。一是明確資助對象。將年滿18周歲前被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且為困難對象身份,年滿18周歲后就讀普通全日制本(專)科院校的學生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保障范圍。二是強化經費保障。參照孤兒助學金標準,確定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標準為每人每學年1萬元。資金主要來源為各級慈善助學資金、臨時救助資金、結對幫扶資金和兜底資金。三是明晰任務分工。在助學申報方面,由鄉鎮(街道)負責受理申請、初審,將材料報送至市民政局核實、確認、建立助學檔案;市民政局審核通過,停發基本生活補貼的同時,督促鄉鎮(街道)跟蹤兒童就學情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兒童納入助學工程。在資金方面,市慈善總會負責向社會公開尋找愛心人士、企業、商會等進行對接幫扶,市民政局負責編制資金預(決)算和統籌發放助學金。四是確保規范運行。資助對象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家庭情況變化、參軍入伍、休學、輟學等情形,明確具體的資助、中止、退出操作辦法。助學金實行專款專用,每年向社會公示上一學年資助情況,接受社會監督,確保陽光運行。
圍繞“將心比心”求實效。一是線上線下宣傳。采取組織全市民政所長會議解讀、由鄉鎮(街道)組織兒童主任培訓學習、一線工作同志入戶宣傳等形式,將兒童福利惠民政策宣傳到每一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同時,在市人民政府網站設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宣傳專欄,提高政策知曉率。二是上門入戶辦理。發揮鄉、村兩級干部落實政策的關鍵性作用,指導當地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上門入戶,現場指導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填報申請表,準備相關申報材料,做到服務送上門,群眾不跑腿。三是推動社會參與。通過大力宣傳19名在讀和新錄取的本(專)科超齡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與助學工程,疊加每月低保金,有效解決就學和基本生活困難,爭取社會對助學工程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目前,已有2名社會愛心人士通過市慈善總會向助學工程捐款。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