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五社聯動”行動 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湖北省民政廳
今年以來,湖北省民政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以及給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搶抓民政部大力支持湖北民政事業發展的有利契機,積極開展“五社聯動·愛滿荊楚”行動,切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的生動實踐。
察民情,針對群眾需求定制服務項目。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經濟社會運行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一定程度存在“疫后綜合征”,在社區融入、社會支持、社會和諧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急需社工介入,同時也為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提供了現實土壤。民政部慈善社工司先后三次派出工作組深入武漢的街道、社區調研,指導我們制定了“五社聯動·愛滿荊楚”行動實施方案。廳黨組將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鏈接慈善資金8200萬元(目前已實際使用4200萬元),開展“五社一心”服務,建立“五社聯動”機制,助力化解“疫后綜合征”,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截至目前,項目已覆蓋全省210余個社區、街道(鄉鎮),累計受益人群達156.8萬人次,涌現了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汪洋等典型。
解民憂,聚焦突出問題提升為民服務溫度。聚焦康復患者、病亡者親屬、因疫致困特殊群體、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社區融入難、精神心理問題發生風險較大的問題,開展心理疏導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社工常規探訪9738戶(其中重點人群4991人),為2410人提供專業服務。武漢市青山區居民郝女士是康復患者,現年70歲,子女在外地工作,因感覺受到鄰居歧視,內心痛苦,于是長期宅在家中,把自己封閉起來。加之丈夫突發重病,讓其悲觀厭世。通過社工專業服務,郝女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大有改善,重新樹立了生活信心,成為了社區志愿者,實現了由服務對象向提供服務者的轉變。
聚焦群眾關切,發揮社會工作驅動作用,傾聽群眾呼聲,鏈接各方資源,精準幫扶特殊群體。項目共培育社區社會組織100余個,發展社區志愿者7000余人,鏈接了100多萬元的公益資金和物資。武漢市武昌區居民明明今年12歲,由于父親離世、母親長期入院治療而獨自生活。工作人員走訪時,發現明明一個人在家做飯、無人照料,屋內凌亂不堪,于是社工緊急介入,針對其心理、生活、學習方面的需求,在社區黨組織的支持下,開展心理疏導,組織“愛心媽媽”下沉黨員志愿團隊輪流提供晚餐,招募高校志愿者進行學業輔導,鏈接慈善組織和愛心人士13000元資金援助,讓明明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中茁壯成長。
惠民生,匯聚“五社”力量建立長效機制。省委、省政府將“五社聯動”機制建設納入經濟社會“十四五”發展規劃,以及關于民政事業、志愿服務的有關重要文件。在具體工作中,通過開展“五社聯動·愛滿荊楚”行動,同步推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延伸民政工作臂展,增強基層民政力量,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鄉鎮(街道)社工站285個、村(社區)社工室1589個,吸納社工人才11291人。印發《湖北省城鄉社區“五社聯動”工作指引》,研制《“五社聯動”社會工作服務指南》,召開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座談會,開展“五社聯動”論文征集活動,不斷夯實“五社聯動”理論和實務基礎,為全省乃至全國更大范圍推進“五社聯動”營造良好氛圍。
總體來看,開展“五社聯動·愛滿荊楚”行動,彰顯了民政部門為民愛民的情懷與擔當,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湖北省民政廳將繼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