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五個聯動助推“蒲公英”計劃
一、發展歷程
1. 2020年10月,黑龍江省民政廳黨組決定全面落實民政部工作部署,在鄉鎮(街道)開展社工站建設。2. 2020年11月,黑龍江省民政廳成立調研組深入哈爾濱、牡丹江等14個調研點,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啟動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蒲公英”計劃,提出了“一年起步,三年鋪開,五年建成”的總體建設目標。3. 2021年3月,黑龍江省民政廳召開全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工作動員會。4. 2021年4月,將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納入全省民政事業“十四五”規劃,作為年度民政重點工作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十件實事一向省委、省政府行專門匯報。
5. 2021年5月,黑龍江省民政廳社工站建設工作專班將20個省級試點根據各社區(街道)特點分別包保到各職能處室局;建立季度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全省市(地)、縣(市、區)社工站建設調度會議。
6. 2021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副省長楊博主持召開“全省社會工作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暨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進會議”。
7. 2021年6月,推行龍江社會工作服務站“蒲公英”視覺識別系統。
8. 2021年6月,黑龍江省民政廳、黑龍江省慈善總會和黑龍江省社會工作協會聯合啟動社會工作站建設“蒲公英·人才培訓計劃”,線上線下培訓骨干830余人。
9. 2021年6月,黑龍江省民政廳制定下發《黑龍江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服務協議》模板。
10. 2021年6月,黑龍江省民政廳制定細化了《2021年度省級試點社工站項目福彩公益金支付區域績效目標表》,設定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31項。
11. 2021年8月,省民政廳主辦“社工站運營系列培訓課程”,線上培訓10179人次。
截至目前,全省有77家社工站完成招標,簽訂了服務協議,已開始服務。12月中旬之前,預計還有50個社工站完成招投標,實現2021年省、市(地)、縣三級同步開展100個社工站試點工作任務。
二、政策成果
1. 2021年3月,黑龍江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提高基層民政服務能力的通知》。
2. 2021年4月,黑龍江省民政廳印發《黑龍江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
3. 2021年7月,中共黑龍江省委將社工站建設寫入《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
三、資金保障
黑龍江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提高基層民政服務能力的通知》,明確從社會救助專項經費中按2%的比例提取購買社會服務資金。2021年福彩公益金支持428萬元對省級試點社工站給予21萬元補助,購買民政五大領域(救助、養老、兒童、社會事務、社區)社會服務項目,建立“2%救助專項經費+財政預算資金+福彩公益金+公益慈善資金”的多元化資金支持機制。
四、基本模式
黑龍江省社工站建設“蒲公英”計劃在運行機制上實行了五個聯動。
一是納入重點工作,實現頂層“上下聯動”。黑龍江省民政廳黨組將社工站建設作為民政“我為群眾辦實事”向省委專題匯報,省委書記張慶偉要求,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省政府主要領導調整后,省民政廳將社工站建設作為重點工作進行匯報,省長胡昌升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按民政部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落實;主管副省長楊博主持召開社會工作聯席會議給予推動。
二是主動鏈接資源,實現部門“橫向聯動”。黑龍江省民政廳與組織、財政、人社等部門溝通協商,在加強黨的領導、資金保障、人才評價等核心環節上達成共識。省委人才領導小組將社工站建設列入年度工作重點,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政法委等相關部門也將社工站建設列入《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綜治中心及網格化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
三是整合民政力量,實現內部“協同聯動”。黑龍江省民政系統從上而下成立了由廳、局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主要業務處室局負責人組成的社工站建設工作專班,按區域、市縣工作特點,將20個省級試點根據各社區(街道)特點分別包保到各職能處室局和省級社工督導,明確專人全程跟進指導和督導,解決實際問題,打造特色站點。在街道、社區推行以社工站為平臺,整合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區慈善力量開展服務。將省捐贈服務中心更名為省慈善社工服務中心,新設社工科,增加6個編制,協助抓好全省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四是實行資源共享,實現社站“網格聯動”。探索“社工站+社區網格”聯動機制,通過“聯席會議、聯合學習、聯動服務”等聯動保障機制,實現“信息聯通、事件聯商、問題聯治、服務聯抓”。通過搭建服務平臺,整合多方資源,發揮專業優勢,提供為民服務。網格員和社工在為民服務中,職能互補、專業互補、經驗互補,真正實現創新社區基層治理。
五是確保獨立運行,實現管理“導員聯動”。實行民政、街道(社區)指導員聯席會議制度,即每個縣(區)由民政局分管領導擔任全縣(區)社工站總指導員,每個服務的鄉鎮(街道)確定一名副職作為所屬轄區社工站專職指導員。指導員負責提報本轄區服務需求,與社工站共同培育管理使用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人員;負責對社工督導人員、機構工作人員進行服務記錄和考核等;負責協助承接機構對外協調、資源鏈接等工作。指導員參與項目績效評估,但不干預承接機構內部運營。
五、下一步發展
黑龍江省將進一步聚焦民政主責主業設計和儲備項目,強化多元資金保障,堅持人才培養和社會組織孵化先行,抓緊理順運行體制機制,努力高標準完成黑龍江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逐步由1.0版本過渡到3.0版本,從更深層次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專業化社工服務。2022年—2024年,將初步實現鄉鎮(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區)都有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力爭到“十四五”末建成一支職業化、專業化、本土化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實現全省鄉鎮(街道)社會服務工作全覆蓋,村(社區)有社工服務的目標。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拓展社工站服務功能,達到整體服務成效。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