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政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本報訊 (記者 王銘 通訊員 周 旻)5月13日,湖南省株洲市民政局印發《關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全市民政系統開展低收入家庭救助幫扶行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行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圓夢行動、“互聯網+社會事務”行動、農村地名標志設置標準化試點行動、規范社會組織涉企收費行動、基層社工服務提質擴面行動等多項實踐活動,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株洲市民政局提出,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救助幫扶機制,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推廣“株洲養老”APP和有線電視頻道,規范各縣(市、區)線下運營商,方便老年人及其親屬購買助餐、助潔等居家養老服務;對2021年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或專科、高等職業學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助學幫扶;解決殘疾人異地申領補貼、逝者家屬辦理逝者身后事面臨的手續多、材料多、多處跑、折返跑等問題。 同時,依托全市村(社區)“一門式”綜合服務平臺,把各項民政業務統一歸口到“綜合受理窗口”,全市所有村(社區)民政業務實現由專人全程幫代辦,做到群眾有需求、村(社區)有服務;完成部分村路、門牌等地名標志設置標準化工作;推動全市行業協會商會降低涉企收費規模,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社工服務體系,推動社區社會工作室建設,逐步實現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向村(社區)延伸,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據介紹,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株洲市民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心系“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責,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具體化、精準化、差異化,把學習實效體現在為群眾服務、幫群眾解難的具體行動上,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