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黨史學習教育  >  地方動態 > 正文

學黨史強信念 辦實事惠民生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1-08-02  08:27

唐安麗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省孝昌縣民政局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170戶301人新增納入保障范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應保盡?!蹦繕?,縣低保局通過采取健全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綜合評估”機制、審核確認權下放、推行“一網受理、全網通辦”信息管理系統及微信小程序“掌上辦”APP軟件等措施,將170戶301人低收入人口及時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4208.74萬元、特困供養資金1382.9萬元、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736.595萬元,856名急難型困難群眾領取臨時救助資金156.08萬元。

41名失能特困對象搬住“新家”。孝昌縣民政局把41名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縣級供養列入實事清單之一,全力為失能特困人員建設幸福家園。圍繞功能化、舒適化、適老化目標,開辟觀察室、診療室、藥品室,設立評估、康復、臨終照護等功能室,97張床位全部為護理型床位。通過精心照護,一名失能老人實現從“臥床不起”到“扶床行走”的轉變,多名失能老人實現從“惶恐不安”到“歲月靜好”的轉變,所有入住人員實現從“眉頭緊鎖”到“笑顏常在”的轉變,對黨和政府充滿感恩。

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孝昌。近年來,孝昌縣救助管理站托養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共有20人,這類對象溝通能力差,不清楚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家住哪里,在多途、多方、多次尋親未果后,孝昌縣救助管理站先后將這類對象分別送到孝感市康復中心托養。根據社會救助有關政策規定,托養時間達到2年以上且無法聯系到家屬的,就地辦理戶口,轉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孝昌縣救助管理站將這項工作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爭取各級支持,多方協調,爭取落戶落地,第一批3人落戶到縣社會福利中心。第2批14人落戶工作正在緊密推進中。

10個村4398個未成年人收獲夢想。孝昌縣民政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實施“童伴媽媽”公益項目。今年以來,遴選的10個“童伴媽媽”通過開展入戶走訪、家長座談等活動,協辦新農合、戶籍登記、生活保障、大病救助、臨時救助、教育幫扶等事項,累計辦理實事、開展活動587次,3個鄉鎮10個村4398名未成年人露出了笑臉。

257名困難群眾基本殯葬費用直接免除。今年以來,孝昌縣殯管所在不斷優化殯葬環境的同時,實施直辦、補辦、快辦等服務模式,為257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和重點優撫對象免除遺體接運、存放、火化基本喪葬費21.5萬元,減輕了低收入家庭治喪負擔。

89名民政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接單服務。孝昌縣民政局堅持學史力行,從“實”出發,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9名黨員干部落實“雙報到”“雙報告”制度,下沉社區開展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信訪維穩、消防安全、衛生整治、垃圾分類、扶弱濟困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項的“接單”服務工作。本著“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原則,全體下沉黨員干部職工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123條,服務群眾1300余人次、解決具體問題172個,真正實現“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