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落實力度體現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陳新民
今年以來,河南省舞陽縣民政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梳理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清單,列出完成時限,明確責任股室,以工作落實力度體現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民政兜底保障工作全面落實。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加強多部門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健全農戶主動申請、走訪排查、多部門聯動等機制,實現對農村低收入人口返貧致貧風險點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兜底保障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去。1-6月新增低保606人、特困供養162人。開展城鄉低保重新審核認定和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對重點人群及時納入保障,堅決避免因“脫保”“漏保”等造成規模性返貧。
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推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一是推動縣城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爭取上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城鎮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補助金1700余萬元,推進已建成縣城小區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二是深入推進城區公辦養老機構建設,發揮兜底線、保基本和示范作用。目前,位于張家港路的養老院建設項目,申請政府專項債1000萬元,已通過省廳評審,配額1000萬元。資金下達后,將及時開展項目設計和建設工作。位于縣城三環路的老年養護院項目,主體已竣工驗收,目前正進行裝修、裝飾及設施設備定購。三是推動鄉鎮敬老院升級改造項目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積極申報鄉鎮敬老院升級改造項目,擬對全縣14個鄉鎮19所敬老院進行原址擴建,項目完成后,可新增床位4200張,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的同時,對社會開放,滿足鄉村老人照護需求。四是積極培育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支持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重點面向中低收入群體、適度面向中高收入群體,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養”與“醫”的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服務需求。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殯葬改革在全市的落后被動局面得到有效扭轉。今年以來,舞陽縣民政局按照省、市及全縣殯葬改革整體工作部署,把殯葬改革工作擺在民政工作的重要位置,強化舉措,狠抓推進,各項殯葬改革舉措得到有效落實,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常態化宣傳和專項整治活動,落實惠民殯葬補貼,火化率大幅提升,扭轉了殯葬改革工作在全市落后被動的局面。
加強鄉村治理,構建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新格局。一是加強村委會建設,圍繞推進村民自治和服務群眾為重點,以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為核心,大力推進城鄉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建設,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指導鄉鎮完善398個村的村規民約,開展優秀村規民約評選活動。二是制訂《舞陽縣關于加快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實施方案》,今年在城區新建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為城區居民提供社區服務,初步建立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城區管理模式。三是啟動區劃調整工作,切實做好縣產業集聚區與鄉鎮行政區域套合工作,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
抓實安全管理,構筑養老服務機構安全屏障。舞陽縣民政局聚焦民政安全工作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局黨組書記、局長帶隊,領導班子成員分四組實行局領導分包鄉鎮責任制,不間斷拉網式對20所民政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無死角督導檢查。對排查出的隱患和問題現場下發整改通知單,要求各養老服務機構對隱患和問題建立臺賬,列出清單,明確整改要求、完成時限和整改責任人,逐項進行整改,確保全縣民政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運行。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