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民政聚焦群眾所憂所盼 用心用情辦實事
洪 陽 馮晴晨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省臨沂市民政局把學習黨史同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厚植為民情懷,增進百姓福祉,聚焦民政業務領域服務對象所急所憂所盼,用心用情辦實事,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果。
聚焦民生問題,建立實事臺賬
臨沂市民政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多層次收集民生需求。
網絡征求建議。本著“利民惠民實事辦什么辦哪些,更多地由群眾提群眾定”的原則,市民政局依托“大愛民政 先鋒黨建”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重點圍繞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區治理、殯葬服務等方面,開展民政領域“我為群眾辦實事”建議征集活動,面向全市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廣泛征集為民辦實事建議。
結合職責梳理。組織各科室(單位)結合業務工作及年度重點民生工作,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梳理多措并舉筑牢織密民生保障網、為失智老年人免費發放防走失手環、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進一步提高孤困兒童和殘疾人救助保障水平等10項民生實事,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實事臺賬。
深入實地走訪。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提升”活動,組織黨組成員、科室(單位)通過蹲點調研、實地走訪,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廣泛聽取意見,找出解決辦法。同時,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組、鄉村振興服務隊等基層工作隊的作用,訪民情、聽民聲,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市民政局各科室(單位)、基層工作隊共走訪38戶、81人,排查梳理問題51件。
立足自身職責,服務民政對象
臨沂市民政局堅持聚焦民政服務對象需求,部署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民政特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實踐活動。
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鼓勵市管行業協會商會為受疫情影響生存困難的民營中小微企業減免會費和其他收費項目,降低盈余較多收費項目的收費標準,進一步降低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規模。截至目前,指導全市17家行業協會商會對1048家企業減免會費197.58萬元。
開展社區“牌子多”集中整治行動。通過召開會議,明確標準要求,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實行調度機制和銷號管理,確保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目前,全市所有村(社區)已全部完成“牌子多”集中整治任務,共清理牌子7.5萬個,切實做到減牌子、促規范、增效能。
開展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行動。提高困難群體救助保障標準,共惠及46萬人;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下放社會救助審批權限,持續提升社會救助效能;簡化優化社會救助業務辦理流程,壓縮時限達46%。
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服務基層群眾
臨沂市民政局各基層黨組織堅持學黨史、見行動,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深化黨員社區“雙報到”。市社會福利中心第二黨支部開展“義診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為居民免費發放醫療急救包,并解答各類咨詢,進一步提升居民對于民政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市殯儀館黨支部到沂河官邸社區開展“服務社區居民 攜手共駐共建”主題黨日活動,向社區捐贈戶外休閑座椅和文明遛狗撿拾箱,受到好評。
為民解憂辦實事。市社會福利中心第一黨支部到蒙陰縣舊寨鄉開展“認真學好黨史 用心做好實事”活動,向“愛心超市”捐贈物資,切實為群眾紓困解難。市慈善總會黨支部在莒南縣坪上鎮舉行“凝聚慈善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黨日活動,向莒南縣捐贈了價值200多萬元的慈善物資,以實際行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慈善力量。市社會福利彩票中心組織部分黨員到福彩投注站開展“問效于民”走訪活動,通過詳細了解投注站銷量、運營情況及彩民意見,摸清問題、匯總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投注站所面臨的難題。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