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黨史學習教育  >  地方動態 > 正文

湖南民政把實事做進群眾心坎里——以實干交答卷 用實效暖民心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2-01-04  14:02

深入基層,察民情訪民意;以微見大,解民憂惠民生;真抓實干,紓民困暖民心……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南省民政廳從百年黨史中厚植為民情懷、汲取奮進力量,立足行業實際和主責主業,聚焦“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主題,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事、謀福祉的具體行動,迸發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強大力量。

“行動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實是最有效的擔當。”湖南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民政系統結合窗口服務、政務平臺、建議提案辦理充分傾聽民聲,聽取搜集了10萬多人次對社會組織登記政策、辦理流程以及日常監管、日常執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0余萬對結婚、離婚對象有關推進婚俗改革、提升服務質量、加快跨區域辦理的意見建議,還通過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梳理政務服務中的堵點痛點問題,找準了為民辦實事的著力點,真正做到辦實事、開新局。

傾聽群眾呼聲  解決難點問題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在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湖南省民政廳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以及民政事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落實,確保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具體工作中,省民政廳關注革命老區,關注困難群眾,堅持系統與機關聯動,在全省民政系統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工作、“關愛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等8項實事,廳機關22個黨支部(總支)下沉到重點老區縣基點鄉,既幫助解決基層群眾實際問題,又以點帶面促進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真心真意辦真事。全省190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通過減免一批收費、降低一批收費、規范一批收費、查處一批收費、通報一批收費的方式,共計減免會費近6000萬元,涉及5.36萬家企業;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實現“跨省通辦”,為2100多名困難殘疾人配備康復輔具,在5地開展結婚登記“全市通辦”3000多對;對17萬名村(社區)干部進行線上培訓,加速推進“互聯網+社區政務服務”;更新完善鄉村地名信息1.6萬多條,在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新增上圖鄉村地名信息120多萬條,讓群眾查詢地名信息、導航出行更加方便;為一線福彩站點業主排憂解難,補助福潮店建設,組織開展“千站幫扶”“千站調研”活動,為站點業主把脈會診、出謀劃策,幫助其增強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實心實意暖民心。全省民政系統走訪慰問低保、特困人員等特殊困難群眾44萬多人次,解決個案問題726個;開展“夏日送清涼”“寒冬送溫暖”“節日送親情”專項行動,全年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萬多人次、落戶安置1850人、幫助596人通過尋親救助回歸家庭;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持續開展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養老服務領域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通過福彩公益金、慈善助學、社會捐贈等方式,資助219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共計91.13萬元。

助力鄉村振興  黨支部對口到村

湖南紅色資源豐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湖南省民政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廳機關22個黨支部(總支)與縣級民政部門、鄉鎮社工站、村(社區)黨支部、社會組織共聯共建,直接對口聯系革命老區基點鄉的村(社區),探索優化民政政策措施,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

每個黨支部(總支)黨員、干部駐村不少于3天,重點走訪特殊群體、脫貧戶、老黨員和老干部以及英烈后代共計500多戶,召開基層干部座談會、村組群眾屋場會上百場,蹲點調研社會救助、“三留守”人員及“三治”融合等情況,精準落實“辦好一所兒童之家、建好一處老年設施、抓好一支服務隊伍、用好一部村規民約、講好一個紅色故事”等實事清單。

地處武陵山片區的張家界市永定區謝家埡鄉高坪村,“三留守”現象比較突出。今年暑期,省民政廳機關黨委(人事處)黨支部聯合湖南樂創公益慈善發展中心等,在村教學點開辦“陽光少年,童心向黨”高坪村兒童之家紅色教育夏令營,開展防溺水安全輔導宣講,組織觀看紅色電影等。針對高坪村教學點不能提供午餐的情況,省民政廳還積極為其爭取“免費午餐”公益項目支持,免費提供炊具,聘請廚師為孩子們提供免費午餐。

地處羅霄山片區的汝城縣延壽瑤族鄉官亨瑤族村有60歲以上老年人286人,省紀委省監委駐省民政廳紀檢監察組黨支部將解決該村老年人活動場所問題作為重點課題,統籌縣、鄉、村各級力量,建起功能完善的村“友鄰互助”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提供載體。

同屬該片區的安仁縣金紫仙鎮源田村迎來了信息化的升級。省民政廳信息中心黨支部幫助該村建設老年(兒童)活動中心時,積極探索通過信息化手段服務平安鄉村建設,搭建村級云監控平臺,為“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疫情防控等提供技術支撐。

充滿民生溫度  深入群眾心中

為民辦實事,走實更走心。湖南民政把實事做到了群眾心坎里,用實干實績實效交出了答卷、溫暖了民心。

兌現“最多跑一次”承諾,省民政廳堅持應入盡入、應減盡減、應辦盡辦原則,將25項行政許可、8項其他事務入駐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服務窗口,將政務服務窗口打造成為民愛民的前沿陣地。今年以來,窗口累計辦結業務7150件,現場接待群眾2422人次,接受咨詢 4728次,群眾好評率達100%。12月15日,湖南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工作人員何佳到窗口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業務,盡管所提供的材料中個別非核心材料不齊全,但窗口工作人員還是當場一次性告知此次容缺受理的補正方式、時限和超期補正的處理方式,最大程度壓縮辦理時限,讓他當場就領到了新的登記證書。何佳說:“民政為民不僅高效,更有溫度!”

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今年3月以來,省民政廳聯合省衛健委,依托全省“兒科醫聯體”,在10個縣(市、區)試點開展基層社工站兒童健康服務和慈善醫療救助“直通車”項目,借助基層社工站網絡優勢,精準高效地將優質醫療資源和慈善救助政策下沉基層,為患兒開展支持性和發展性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實事辦得怎樣,群眾心里有標尺。在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羅家水村,省民政廳3名駐村工作隊隊員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目標任務變成惠民禮包。今年5月駐村以來,已完成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改造、5.6公里村道拓寬、10處塌方修復、120盞路燈安裝,建成兩個可容納100臺車的景區生態停車場,舉辦千年銀杏觀光節,吸引近2萬名游客來村。12月23日,該村村民謝常會拿著駐村工作隊制定的產業幫扶政策單,高興地說:“今年種植的2畝西瓜賣了4000多元,按照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制定的獎補政策,還可以獲得獎補3000元,單種西瓜這一項就增收了7000多元。”

“作于細”而“成其大”,正是因為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落深落實到為民辦實事的細節中,湖南民政以看得見的方式、摸得著的實惠切實回應了群眾期待,讓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