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黨史學習教育  >  地方動態 > 正文

黨史學習教育中的“最美”風采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1-07-16  14:33

本報記者  趙曉明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以“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為代表的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迅速行動,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立足社區實際,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感悟責任擔當,凝聚社區治理的強大動力。

“最美”凝聚力量,宣講聲聲入耳

提起“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陜西省山陽縣南寬坪鎮安家門村黨支部副書記寧啟水,人們印象深刻的是那120雙草鞋和8個背簍,是從大山深處帶領村民走出來的致富路。

在山陽縣近日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座談會上,寧啟水的發言依舊質樸:“20世紀60年代出生在秦嶺深處,記憶中是看不到盡頭的山脈、走不完的山路,經歷過受凍挨餓,也品味過生活苦澀。我用一雙滿足厚厚老繭的腳丈量著這片土地,用一雙勤勞笨拙的雙手服務著這里的百姓。”

座談會上,寧啟水用“大山深處的趕路人”來總結自己過去幾十年的成長歷程。感慨于村民生活近些年尤其是脫貧攻堅中的改善,寧啟水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實現鄉村振興這一目標。

學習百年黨史,汲取奮進力量。“百年恰是風華正茂。”56歲的寧啟水看到這句話時,被深深震撼與鼓舞,頓感自己依舊年輕,身上的余熱依舊有用武之地。

5月31日,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八一中學,一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正在這里舉行。

“黨史既是一本厚重的教科書,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學黨史,知黨史,做新時代的合格黨員。”講臺上,“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擂鼓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紹容開篇如是說。

講課中,余紹容結合工作實際對怎么學、怎么做作了生動示范,大到帶領整個村子發展產業脫貧,小到化解村里的矛盾糾紛、關注家家戶戶的柴米油鹽,奔波在田間地頭、穿梭在老百姓身邊,一個個小故事如同一幀幀電影畫卷展現在聽眾眼前,展現出一名黨員的責任與風采。

“最美”創新作為,學習人人入腦

這幾天,位于河南省新鄉市的春江集團“黨史館”度過了自己的“一歲生日”。

獲評“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榮譽,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裴春亮的腳步一直在路上,在他看來,黨建就是生產力,抓好黨建添活力。作為裴寨村“安居工程”之后的“樂業工程”,春江集團承載著讓更多人生活更幸福的使命,其持續發展、規模壯大的力量之源,就是黨建引領。

這個不到800平方米的“黨史館”,分為“春江源”和“春江魂”兩大展廳,實現了整個參觀過程一條紅線貫通。其中,在“春江源”展廳,時代召喚、風雨兼程、走向復興三大板塊既有大量翔實的文史資料,也有地方特色的“紅色展品”,生動展現了輝煌黨史和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發展史,打造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的“初心課堂”。

與“黨史館”相比,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的黨史學習教育以“接地氣”著稱。獲評“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麗萍更加注重工作方式方法,激發社區居民的內生動力。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金花園社區結合黨史夜學、主題黨日等引導黨員干部學習黨史,依托“開放式”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調動社區干部、退休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踴躍參與到宣講隊中來,將“理論話語”轉換成“群眾語言”,宣講貼近群眾“接地氣”。熱心黨員鐵占民、退休教師賈淑蘭、退役老兵孫彥民等采取“流動式+示范式”的志愿服務宣講、“方言式+家常式”的面對面宣講,達到精神力量“聚起來一團火,散開去滿天星”的效果,實現榜樣傳遞“興風氣”。

“最美”擔當實干,服務處處入心

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我為群眾辦實事”很有“蔬菜特色”。

“蔬菜產業是蔬菜村富民主導產業,近些年,面臨著產業需提檔升級、種植品種單一、銷售不暢等瓶頸問題。”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乃興告訴記者,針對這些情況,蔬菜村黨委深入調研,主動擔當作為,把提升菜農種植技術、引進蔬菜新品種、暢通銷路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任務來抓。

據竇乃興介紹,村里聘請專家舉辦“棚室蔬菜病蟲害防治及施肥培訓班”,重點解決菜農科學種、科學管理問題,全村及周邊500多戶菜農受益;引進12個西紅柿新品種,建立了特色西紅柿采摘園,每個棚室可以帶動增加農戶收入5000元;召集種菜大戶和經濟人450多人,舉辦經濟人(電商)蔬菜銷售交流會,進行對接洽談,經村黨委努力,共推動蔬菜出口外銷8000萬斤。

“實干不實干,群眾說了算。”蔬菜村黨委讓群眾當“裁判員”,把群眾作為評議“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好壞與否的評價主體。采取現場評、電話評、會議評多種方式,對各支部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測評排序,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取得更好的實效。

與蔬菜村相比,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吉祥花園社區則以綠色生態建設推進社區治理。

最近,吉祥花園社區正在趕工,從竹園到沁園,社區居民們相聚在一起,在花園中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感悟黨的光輝歷程。在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繩桂玲看來,社區居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共同參與社區綠地建設,種植各種綠色植物,種下的不僅是一片綠色,更是建設美麗社區、傳承生態文明的一份信念。

雖然是“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但來自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瑞虹第一居民區的華磊也有著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華磊注重激發社區居民參與。

針對天虹路路面不平、影響居民出行的問題,華磊依托責任區網格平臺,整合黨員、志愿者力量,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對策,制訂解決方案,經過3天的緊張施工,天虹路一改昔日樣貌,還居民一條平坦大道。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從百年輝煌黨史中汲取紅色力量,不斷創新學習方式、學習載體,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