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為民初心 解決急難愁盼
鄭文正 祝 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浙江省衢州市民政局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堅守初心,積極踐行“為民愛民”理念
“感謝你們幫我修繕了房子,還考慮得這么周全,墻上有扶手,衛生間可以洗澡。很幸福!”日前,江山市清湖街道華夏村99歲高齡的老黨員夏祥元看到適老化改造后的新房,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今年以來,衢州市民政局全面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為民辦實事項目,扎實開展適老化改造、社區共享食堂(社區助餐點)等項目建設,通過任務分解,實施“賽馬制”,迅速推進項目落地。目前,全市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已完成3000多戶,省級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運行17個,康養聯合體已運行5個,街道中心食堂、社區共享食堂(社區助餐點)建設總體進度達90%。同時,優化完善“15分鐘幸福養老圈”,深入探索智慧養老模式,逐步實現老年人“家門口養老”,持續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沒想到我通過‘統衢助’申請的愿望這么快就實現了,感謝熱心人士對我的關心與幫助。”近日,家住柯城區新新街道銀桂社區的特困老人倪金土收到衢州眾合幫公益服務中心的志愿者送來的一輛新輪椅后,高興地說。
倪金土所說的“統衢助”,是衢州市民政局開發的精準幫扶平臺微信小程序。目前,只要是常住衢州的特殊困難群體,都可以通過“統衢助”提交救助請求。平臺審核通過后,協調多方力量,對接救助對象給予精準幫扶。
今年2月以來,市民政局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探索建立市域一體、條抓塊統、資源統籌、精準救助長效機制,通過“政府+社會、市內+市外、線下+線上、物質+精神”的方式,系統整合救助項目,積極發動多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構建起“1+8+X”大民生救助體系。搭建“統衢助”小程序平臺,實現社會救助精準匹配,歸集民政、公安、殘聯、教育、市場監督等12個部門24類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數據信息,打通了教育、人社、殘疾等6個部門、10類救助信息通道。
截至目前,“統衢助”精準幫扶平臺通過線上集結社會組織100余家,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超過1.3億元,惠及困難群眾8萬余人。此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共同振興,平臺還發起“我為大花園捐棵樹”公益活動,在開化縣蘇莊鎮毛坦村、柯城區石梁鎮張西村籌捐種植長壽果2萬多株,結果后每年村集體可增收100多萬元。
智慧賦能,提升基層為民服務效能
“如果我身體不舒服,按下手環3秒鐘,網格員就知道了。”近日,衢江區蓮花鎮西山下村74歲的獨居老人徐生富向大家展示了村里給他免費配發的智能手環。
該手環是個智能手表,長按“一鍵呼”緊急按鈕三秒鐘,相關聯的5位緊急聯系人會第一時間收到定位信息,快速找到當事人,并進行緊急救助。呼叫信息同步發送至后臺,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及時研判情況,為進一步施救提供幫助。徐生富的案例是衢州市通過數字應用帶動基層治理深度變革、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的一個縮影。
衢州市民政局堅持“數字化社區治理”理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新技術,結合“浙政釘”“浙里辦”等平臺,將各類社區治理服務信息統一納入平臺,構建與政府治理、居民自治、便民服務相適應的集成、共享、互動、便捷、高效的數字化社區治理體系。
在此基礎上,建立“五社聯動”數字化平臺,數字賦能,整合資源,開展產業幫扶等活動。引導40多家社會組織結對180多個農村,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惠及5000多名困難群眾。提升100多家社會組織服務承接能力,投入102萬元,支持社會組織開展為老服務、青少年關愛等項目。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