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黨史學習教育  >  地方動態 > 正文

“解憂超市”化解群眾煩憂事

來源: 中國社會報   時間: 2021-12-14  08:29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感知群眾急難愁盼的“神經末梢”。如何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服務能力,及時解決群眾遇到的煩憂事?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大力開展以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主題的“三事”行動,依托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解憂超市”,全方位收集群眾遇到的困難,推動形成“大事全市解、中事部門解、小事就地解、雜事協商解”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北海市已設立了238個“解憂超市”,共受理“三事”11.4萬余件、群眾滿意率98.53%。

全方位收集群眾為難事

走進北海市海城區中街街道幸福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解憂超市”標識格外引人注目。

在“解憂超市”的心愿貨架上,張貼著各類群眾希望解決的為難事,并按政府解決、市場解決、愛心救助進行分類。“我想要一輛輪椅”“我想要一個暖手器”……各種各樣的“微心愿”掛滿了“貨架”,許愿人的基本情況、需求一目了然。“這些‘微心愿’有的是需要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資,有的是接送小孩上學有困難,有的反映小區搭棚私占車位,都是群眾日常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社區負責人介紹,對“解憂超市”收集到的群眾心愿,將以黨組織主導、市場補充、社會參與的多元方式進行解決。

為及時化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2020年,北海市部署開展解決群眾“三事”專項行動,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三事”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市“三事”辦及接收轉辦、統籌督辦、監督問效3個專責小組,縣(區)、鄉鎮設立相應工作機構,并以“突出重點、分類推進、示范帶動”的原則,分批分類建成238家“解憂超市”,在基層社區打造出一個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及時解決群眾“三事”的平臺與載體,也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投身到聯系和服務群眾當中。

“解憂超市”通過社區干部、機關黨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專業團隊、12345政府服務熱線(北海E眼)、群眾到點反映6種方式,立體收集群眾訴求,同時,鼓勵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進社區、入民戶,傾聽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之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征集到的“三事”歸集到社區“解憂超市”。

為全面掌握居民需求,海城區東街街道茶亭路社區組織對轄區7558戶18960名群眾逐戶逐人開展了入戶調查,全面掌握各個年齡階段、各種職業、各類群體的所想所急所盼,共收集到2654人的“三事”訴求。

多渠道化解群眾煩憂

對進入“解憂超市”的群眾訴求,北海市充分發揮社區距離老百姓最近、對基層的情況最為熟悉的“前哨”作用,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把關。

事前審核。對征集到的“三事”,由社區核實是否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是否屬于可以“上架”事情。事中跟蹤。及時聯系“三事”的發布人,了解落實情況。對于上報各部門的“三事”適時跟蹤,及時了解掌握辦理進度。事后評價。及時回訪,了解群眾對商家和社會組織服務的評價,進行評星定級。

經過核實的訴求進入“解憂超市”后,北海市采取多種方式給予化解。一是黨員認領解決。發動共駐共建單位黨組織、“兩新”黨組織及其黨員、干部、職工參與,采取掛鉤幫扶聯系、認領服務項目等方式,力所能及地解決群眾“三事”。二是上下聯動解決。及時將一些無法就地解決的大事要事難事,逐級上報,市級層面主動對接、統籌解決。三是市場運作解決。通過政府購買便民服務項目,在“解憂超市”為群眾提供托學、托老、托殘、托養等服務。四是社會參與解決。強化社工、志愿者聯動,采取“社工帶動志愿者開展服務,志愿者協助社工改善服務”方式,提供政策法律咨詢、義務理發、贈送春聯等便民志愿服務。

“對‘解憂超市’里屬于群眾矛盾糾紛等事件,依托街道和社區自身力量,第一時間就地予以解決;對權責明確、責任清晰的事情,由鄉鎮(街道)‘三事’辦集中反映到市直、縣(區)直單位直接解決;對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由市‘三事’辦統籌整合全市力量加以解決。”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各級聯動,最終形成“大事全市解、中事部門解、小事就地解、雜事協商解”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基層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今年4月,北海市民政局組織黨員開展入戶走訪時,幸福里社區的羅奶奶說,自己是高齡獨居老人,行動不便,希望能有人上門提供理發、修剪指甲、室內清潔等幫助。市民政局隨即專門組織黨員干部服務隊,上門為羅奶奶提供幫助,解決了老人居家生活面臨的一些難題。

“通過建設‘解憂超市’,開展黨員干部走訪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聯系,努力達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的目標。”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北海市常態化開展黨員干部訪“三事”和周末逛“解憂超市”活動,有力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改變機關工作作風,主動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暢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對黨員干部在走訪中獲知群眾反映的“三事”,能夠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就地解決的,及時反映到“解憂超市”等待認領解決。在常態化的走訪中,不少群眾表示,即便沒有“三事”反映,但看到有黨員干部主動上門詢問,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溫暖。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通過“解憂超市”這個平臺,使群眾身邊的急難事得到了及時化解,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得到不斷強化。同時,在常態化訪民情、解民憂、紓民困的過程中,全市黨群關系也進一步融洽。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打印】